首页 > 眼科学术交流 > 文章详细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疗法

发布日期:2014-03-15   http://www.zgjsyw.com
导读: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本次大会中,您介绍了RP的新基因PRPF4及其发病机制,您能否谈谈,在不久的将来,运用基因疗法来治疗RP的可能性?为了攻克这一大医学难题,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赵晨  南京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本次大会中,您介绍了RP的新基因PRPF4及其发病机制,您能否谈谈,在不久的将来,运用基因疗法来治疗RP的可能性?为了攻克这一大医学难题,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赵晨教授:RP已经不是不治之症,目前已经有一些治疗方法,包括转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对于遗传性视网膜疾病,RP是最主要的类型,它的主要治疗方向是转基因治疗,转基因治疗是一种量体裁衣式的治疗方法,即首先需要找到患者的致病基因或突变,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转基因方法。

  为攻克这一医学难题,我们努力的方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找到快速地、可行地筛查技术,以快速完成对患者基因缺陷的筛查工作。RP最大的特点是遗传抑制性非常强,该病有60多个基因,且都能导致同样的临床表现,所以科研人员如何在60多个基因中找到导致患者致病的基因就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在这个领域做了一些工作,如目标序列捕获芯片结合二代测序技术,使得我们能快速地在完成筛查,同时筛查的准确率比以往更加准确,达到70%~80%。也正是因为这种技术,我们找到PRPF4这个新基因。

  二是腺相关病毒载体的不断更新。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研究部分隐形遗传性疾病,如果应用基因疗法治疗该类疾病,疗效肯定会很好,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基因缺失,从外源性给入基因,效果肯定很好。将来我们也会扩展到显性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比如PRPF4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它产生的机制会使得PRPF4表达失活,将来我们也可以用转基因治疗,所以我们要对不同RP的发病机制了解清楚,比如它是否是因为突变产生新功能,还是新的突变使得基因功能丧失了,若是后者,我们就可以开始转基因治疗,所以机制研究很重要。

    请您能否谈谈您是如何成为一名眼科遗传学专家的?

  赵晨教授:我在中国眼科基因遗传学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发现了一些新内容,希望对科研、临床有一定的帮助。我最初是因为研究生开始的课题而做遗传工作,随着课题的进展,从最基本的遗传学方法、初步筛查发展到运用更多的方法,更多的模型,进行更深入的机制研究。进而我对科研的兴趣越来越浓,想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我在遗传学领域里不断发展下去的重要原因。完成重要的研究后,就会提出新的问题,而我认为,做一名科学家,就要做一个有问题的科学家,有问题才会有兴趣,有动力。

  另外,使我坚持在遗传学领域走下去的原因,有来自于对患者的切身感受,我希望从诊断、产前筛查、预防,治疗等各个角度来帮助他们。

  您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谈及家族性马凡综合征的遗传相关基因Fibrillin-1,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基因及其与家族性马凡综合征的关系?

  赵晨教授:马凡综合征属于结缔组织病,目前来说,它有两个基因,一个是最常见的Fibrillin-1基因,99%由这个基因引起;另外一个是TGFBR基因,相对来说,患者比较少。Fibrillin-1表达在结缔组织里,这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一系列的结缔组织就会发生,比如说主动脉瘤,晶状体脱位。该病还会引起眼球巩膜壁的变薄,它引起的临床表现可轻可重。轻者表现为单纯的晶状体脱位;重者,表现出全身性的改变,如关节改变等,这都与Fibrillin-1不同的突变有关,因为有的突变很简单,自然对应的症状也很轻;有的突变整个基因都失活了,自然症状很重。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 

预约挂号注册

向全国无数位爱心医生提问
(病情描述不能少于10字)
健康小提示:注意不要长时间持续疲劳用眼,保护好您的视力.

特别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