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眼运动检查:检查时遮盖一眼,另一眼追踪向各注视方向移动的视标,如发现任何眼球运动的减弱,则提示向该方向运动的肌肉力量不足,或存在限制因素。单眼运动正常的标志为:内转时瞳孔内缘到达上下泪小点连线,外转时角膜外缘到达外眦角,上转时角膜下缘到达内外眦连线,下转时角膜上缘到达内外眦连线。
2.双眼运动检查(binocular eye movements,versions and vergences)
(1)双眼同向运动:单眼运动不能显示眼外肌运动功能不足时,用双眼同向运动检查。根据配偶肌定律(Hering’s law),可以发现相对功能不足的肌肉和相对亢进的配偶肌。检查时,令双眼分别注视各诊断眼位的视标,根据斜视角的变化判断受累肌。如一内斜视患者单眼运动检查未发现异常,双眼同向运动检查发现向左注视时斜视角明显增大,与这个方向运动相关的肌肉为左眼外直肌和右眼内直肌,外直肌功能不足造成内斜度数加大,则提示该患者左眼外直肌麻痹。
(2)双眼异向运动:双眼异向运动包括集合(convergence)和分开(divergence)运动(查看录像),临床上多检查集合功能。
①集合(辐辏):集合是很强的自主性运动,同时含有非自主性成分,在眼外肌功能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集合近点检查(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NPC):被检查者注视正前方一个可以引起调节的视标,视标逐渐向鼻根部移近,至患者出现复视或一眼偏离集合位,此集合崩溃点称为集合近点,正常值为7cm。随年龄增长,集合近点逐渐后退。
②AC/A比率(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 accommodation ratio,AC/A ratio):看近物时,一定量的调节会产生相应的调节性集合,AC/A比率是定量检查调节与调节性集合关系的方法。正常时1屈光度(1D)调节可以产生4~6PD集合,即AC/A为4~6。比率大于6考虑AC/A过高,小于4考虑AC/A过低。AC/A比率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有意义。
3.娃娃头试验:为鉴别外转运动限制真伪的方法。将患儿的头突然转向外转“受限”的对侧,观察外转能否到达正常位置,如外转到位则说明外转“受限”不存在。如外转不能到位,则提示存在运动限制。
4.牵拉试验:主要用于鉴别眼球运动障碍系机械性限制还是源于神经肌肉麻痹。分为主动牵拉试验(active force generation)和被动牵拉试验(forced ductions)。主动牵拉试验只能在局麻清醒状态下完成。两眼表面麻醉充分后,用镊子夹住相应部位角膜缘,分别检验被测同名肌肉收缩力改变。根据是否存在收缩力量的差别,定性分析是否存在神经肌肉麻痹。被动牵拉试验可以在局麻下完成,但全麻后试验效果更可靠。麻醉满意后,镊子分别夹住3’、9’角膜缘球结膜,向各方向转动眼球,并着重向受限方向牵拉,如无阻力,则可排除机械性限制,如牵拉眼球有阻力,则说明存在机械性限制。该检查如在局麻下完成,牵拉转动眼球时,一定令受检者向牵拉的相同方向注视,否则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
5.Parks三步法:用于在垂直斜视中鉴别原发麻痹肌为一眼上斜肌还是另一眼上直肌。三个步骤是递进的排除法。第一步,先确定上斜视是右眼还是左眼。如果右眼上斜视,则提示右眼的下转肌(上斜肌或下直肌)不全麻痹,或左眼上转肌(上直肌或下斜肌)不全麻痹。第二步,分析是向右侧注视时垂直偏斜大,还是向左侧注视时垂直偏斜大。如果是向左侧注视时垂直偏斜大,则提示麻痹肌可能为右眼上斜肌或左眼上直肌。第三步,做歪头试验(Bielschowsky head tilt test),令头转向高位眼侧(右侧)时,垂直偏斜增大,即歪头试验阳性,则原发麻痹肌为右眼上斜肌。如果歪头试验为阴性,则原发麻痹肌为左眼上直肌。
眼科疾病大多数是日常用眼不健康造成的,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等一定要到好的眼科医院就诊治疗。特别是激光近视手术,飞秒激光近视治疗到权威眼科医院更有安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