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眼科学术交流 > 文章详细

近视致盲杀手——脉络膜新生血管全记录

发布日期:2014-09-03   http://www.zgjsyw.com
 厦门厦门眼科中心
生中近一半近视,且近视率在节节攀升。脉络膜新生血管为近视患者危机视力的常见并发症,尽管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发病机制、自然病程研究已有长足进步,但是目前尚未对其明确的定义。
CNV 为近视患者视力下降的杀手、罪魁祸首的并发症。关于近视性 CNV 的定义多种多样,常被描述为病理性近视(PM)视网膜下新生血管、PM Fuchs’斑或 Forster-Fuchs’斑或 PM 盘状变性。尽管既往认为近视性 CNV只发生于 PM,但是大家逐渐认识到近视性 CNV 可发生于任何度数的近视,即便是那些没有典型近视眼底改变者。

因此临床实践中,根据屈光状态可将 CNV 归因于近视,并除外其他与 CNV 相关性疾病。针对近视性 CNV,已经研制出多种有效的治疗措施,特别是抗 VEGF 治疗,此综述对近视性 CNV 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自然病程及治疗进展予以回顾。

近视性 CNV 的发病机制

关于近视性 CNV 发病机制有多种假说:机械假说基于眼轴越长对视网膜的机械牵拉力越大便会导致促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因子失衡,最终出现 CNV;漆裂纹的出现为发生近视性 CNV 的诱因,其支持机械假说。

遗传变性假说则认为近视性屈光不正是由遗传决定的,有研究显示有几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如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近视性 CNV 的发生、进展有关。

血流动力学假说则认为近视性 CNV 的发生与脉络膜循环改变有关,比如脉络膜充盈延迟、脉络膜变薄等。但是,即便脉络膜循环得以保留、后巩膜葡萄肿较轻也可发生近视性 CNV,这意味着血流动力在近视性 CNV 发生中的作用并不大。

近视性 CNV 的诊断

典型近视性 CNV 在裂隙灯下为小的、扁平、灰色膜样,如果为慢性或反复发生,边缘可见色素沉着。其症状可为视力下降、中心暗点抑或视物变形。

诊断近视性 CNV 的标准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FA、OCT 联合眼底彩照、临床查体是诊断近视性 CNV 的基础检查。FA 可以发现近视性 CNV 的存在、类型、面积及其活动性,并有助于除外其他疾病。多数近视性 CNV 在 FA 上为典型 CNV,早期为轮廓清晰的高荧光、晚期则荧光素渗漏。

OCT 则是定位中心凹、测量视网膜厚度、明确细胞外液存在、确定治疗基线水平必需的检查。OCT 上,近视性CNV 为色素上皮上方连续的高反射信号(有时称为 2 型 CNV)伴少量视网膜下积液。眼底自发荧光可以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脂褐质的积聚,可作为近视性 CNV 基础诊断措施、随访检查的一部分,并且有助于评估、诊断近视性 CNV 的进展及伴随的地图样萎缩。

近视性 CNV 的鉴别诊断详见表 1。近视性牵拉性黄斑病变、视网膜前膜、玻璃体黄斑牵拉、近视性全层 / 板层黄斑裂孔是必需通过 OCT/FA 明确的 PM 并发症。特别是漆裂纹形成出现的视网膜出血、黄斑渗出性改变伴有圆顶样黄斑或后巩膜葡萄肿时必需进行 OCT/FA 检查予以明确、鉴别(图 1)。如果出血较多,则可行吲哚青绿造影(ICGA)明确漆裂纹、CNV 存在与否。

表 1 近视性 CNV 共存病变及其鉴别诊断

图 1 近视性 CNV 的鉴别诊断:A、B 漆样裂纹所致出血;C 为圆顶样黄斑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D、E 为葡萄肿所致黄斑积液。


仅 OCT 无法鉴别视网膜出血病因为近视性 CNV 还是漆裂纹,漆裂纹所引起的视网膜出血无 CNV 者不需要行抗VEGF 治疗。此外,近视性 CNV 需要与多灶性脉络膜炎、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相鉴别。谨记,近视性 CNV 与 AMD-CNV 不同,特别是在年轻患者,近视性 CNV 主要为典型的 2 型 CNV,较AMD-CNV 小,视网膜下积液较少,发病时也常无玻璃膜疣。

近视性 CNV 的流行病学

最近一项系统调查显示 PM 的发病率为 1% 至 3%,而 5% 至 11% 的 PM 会出现 CNV,虽然多家调查提供了近视性 CNV 的流行病学特点,但是鉴于其对近视、PM、近视性 CNV 的定义不一,因此对其结论需谨慎对待。此外仍需对不同人群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

近视性 CNV 的自然病程

PM 的漆裂纹、斑状萎缩、脉络膜毛细血管 / 脉络膜变薄、对侧眼 CNV 等特点均意味着患近视性 CNV 的风险较高。一项对 73 名 PM 患者的回顾研究发现,17 名(23%)出现双眼近视性 CNV。此外,另一项研究发现当一眼出现近视性 CNV 后,8 年内 35% 的对侧眼会出现近视性 CNV。

图 2 显示了均伴有视力下降的 3 个阶段的近视性 CNV。初期其可引起光感受器细胞的直接损伤,导致视力下降;随着 CNV 萎缩回退,可形成纤维色素膜,有时被称为 Fuchs’或 Forster-Fuchs’斑;最终退化的 CNV周围会出现萎缩,作为近视性 CNV 晚期的主要并发症可引起长期 / 永久性视力低下。同样应当注意即便没有变性改变或豹纹样眼底也可出现 CNV。
图 2 活动性近视性 CNV,A 为彩色眼底照相,B 为 FA,C 为 OCT 影像;D 则为纤维色素瘢痕(Fuchs’斑),E 为近视性 CNV 消退后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与视觉预后差相关的因素:新生血管 OCT 定位为中心凹下(而非旁中心凹或中心凹外)、年龄>40 岁,CNV病灶>400μm、基线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低。长期研究证明,所有病人均有明显视力下降,对 25 名近视性 CNV 患者的 10 年观察发现,5 年时 89% 视力<0.1,10 年时 96% 视力<0.1。
近视性 CNV 的治疗

在引入玻璃体腔注射抗 VEGF 前,激光光凝、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vPDT)、手术切除或黄斑转位曾用于 CNV治疗,以下将会对近视性 CNV 的治疗策略予以总结:

激光光凝

尽管证据有限,但是激光光凝仍被广泛用于治疗黄斑中心凹外的近视性 CNV。激光瘢痕扩大、萎缩可以引起视网膜组织损伤,激光治疗无法实现视力长期维持,并且复发率较高。

vPDT

vPDT 是公认的、已经验证的可用于治疗中心凹下近视性 CNV 的措施。在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研究(VIP 试验)12 个月治疗中,与安慰剂相比 vPDT 的耐受性、有效性较好,vPDT 基本可实现病灶稳定但视力没有明显改善,有 12 项短期研究(<12 个月)、6 项长期研究(≥36 个月)也支持此研究结果。

虽然可能由于检测标准差异导致试验的鉴定力不足,但是 VIP 研究 2 年随访结果发现,vPDT 治疗后视力与安慰剂并无差别。vPDT 的主要有限性在于有些病人会出现长期 / 永久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导致视力下降。因为萎缩也是近视性 CNV 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是 vPDT 加速萎缩还是萎缩仅仅是疾病的自然转归。

抗 VEGF 治疗

雷珠单抗

目前雷珠单抗是唯一的合法的可用于治疗近视性 CNV 的抗 VEGF 药物,临床 II 期(REPAIR)、临床 III 期(RADIANCE)研究均支持雷珠单抗治疗近视性 CNV 有效。此外,在几项小型、回顾性、证据水平稍低的研究证实雷珠单抗治疗近视性 CNV12 个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BCVA 的改善可以维持至治疗后 36 个月。

长达 12 个月的 RAIDANCE 试验,将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 vPDT 对比,评估两种雷珠单抗按需给药(PRN)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按照视力稳定标准(与前两个月比 BCVA 无变化则不治疗)、疾病活动标准(无视网膜间、视网膜下积液或 PM 相关活动性渗漏所致视力下降则不治疗)予以按需治疗。


RAIDANCE 研究结果显示,3 个月时与 vPDT(提高 2.2 个字母)比较,两种 PRN 给药方案均可明显改善BCVA(10.5,10.6)。12 个月时,雷珠单抗 PRN 方案 BCVA 分别改善 13.8 个字母(注射 4 次)、14.4 个字母(注射 2 次),vPDT 治疗组则为 9.3 个字母(vPDT 治疗后 3 个月时可改为雷珠单抗治疗,9 个月平均注射 2 次)。

换而言之,即便之前进行 vPDT 治疗,予以雷珠单抗治疗后 BCVA 仍可提高,推测早期应用雷珠单抗治疗近视性 CNV 可以避免不可逆性视网膜损伤发生,或者 vPDT 治疗可引起视网膜损伤,因为 vPDT 组患者即便后来予以雷珠单抗治疗其 BCVA 改善仍达不到起始雷珠单抗治疗的效果。所有研究组的视网膜结构改变效果均较为显著,CNV 渗漏比例、视网膜间水肿的比例均明显降低。

RAIDANCE 同样证实 REPAIR(65 人)的研究结果。REPAIRE 试验给予患者一次雷珠单抗注射后便每月随访按照PRN 方案给药,治疗 12 个月后,经过平均注射 3 次后,BCVA 提高 13.8 个字母。由 RADIANCE 、REPAIR 的数据可以看出,雷珠单抗近视性 CNV 治疗的安全性与 AMD-CNV、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黄斑水肿相似,未发现其他安全问题。

更重要的是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并发症,这是高度近视较为关心的并发症。

贝伐单抗(阿瓦斯汀)

贝伐单抗未批准可用于眼内使用,其安全、有效的证据也较为有限。目前关于其安全性有较多质疑,特别是与雷珠单抗相比,心血管事件(中风等)风险增加、再次分装用于玻璃体腔注射的感染风险。尽管如此,许多眼科医生也会使用贝伐单抗,也有多个回顾 / 前瞻性研究证实 12 个月时视力可改善 4 至 18 个字母。

但是这些研究样本量较小、证据水平较低。此外在对比不同研究结果时需要注意,不同研究之间设计、研究人群的差异。最近数据显示最初视力的改善无法维持 5 年,且伴有视网膜变薄(V Sarao 在 2013 年 ARVO 年会的发言),这提示就像 vPDT 一样,尚不知道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否与治疗有关系。

一项对 92 名病人(68 名贝伐单抗,24 名雷珠单抗)治疗随访 4 年的研究发现,其长期效果较好,12 个月时视力提高 9.4 个字母,4 个月时则为 7 个字母(平均注射 4.9 次)。近视性 CNV 予以抗 VEGF 后反应各异,可能原因在于基线时 CNV 的大小及 VEGF 基因的多态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以明确抗 VEGF 治疗的长期效果及治疗效果的预后相关因素。

目前尚无贝伐单抗治疗近视性 CNV 的大型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所以最佳给药剂量无法确定。一项对比贝伐单抗、雷珠单抗治疗近视性 CNV 效果的研究显示,两者改善 BCVA 的效果相当,但是贝伐单抗的注射次数明显高于雷珠单抗(4.7:2.6)。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二者的优劣,贝伐单抗治疗是否会增加患者负担。

阿柏西普

关于阿柏西普治疗近视性 CNV 的安全性,一项 III 期、多中心、随机、空白对照的为期 12 个月的 MYRROR试验正在进行,其对 121 名亚洲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视力、解剖标准予以 PRN 的阿柏西普治疗。中位 6 个月时数据显示,阿柏西普治疗组 BCVA 改善 12.1 个字母,而空白对照组则下降 2 个字母,近期 12 个月观察结果提示,BCVA 的改善可持续到 12 个月时。

近视性 CNV 的治疗推荐

基于上述证据,我们对临床近视性 CNV 的诊断、治疗提出一建议方案,如图 3。
图 3 近视性 CNV 治疗路线:* 雷珠单抗是目前为止唯一合法的可用于近视性 CNV 治疗的抗 VEGF 制剂;#起始单次注射;& 通过临床检查、OCT 或 FA 检测疾病活动性,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变形或病灶活动等迹象则需进一步检查。

评估及诊断

伴有视力下降、中心暗点和 / 或视物变形的近视患者应当转诊至视网膜专家,鉴于活动期近视性 CNV 可以引起严重的视力下降,因此应当早期、及时转诊。有些近视性 CNV 会自发性萎缩回退导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因此错失治疗活动性 CNV 的时机。

裂隙灯检查及 FA/OCT 影像检查可诊断近视性 CNV,并与其他原因的 CNV 及 PM 伴有的其他视力下降的疾病相鉴别,个别病例需要行 ICGA 以明确诊断。
结论
抗 VEGF 可显著改善近视性 CNV 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特别是现在,虽然有对阿柏西普等其他药物的研究,但大量有利证据证实雷珠单抗治疗近视性 CNV 有效。由于此近视性 CNV 诊断、治疗方案是基于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措施、给药频率、注射及随访的时机。

预约挂号注册

向全国无数位爱心医生提问
(病情描述不能少于10字)
健康小提示:注意不要长时间持续疲劳用眼,保护好您的视力.

特别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