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7岁,因“右眼视物不清伴眼前黑影遮挡6年,胀痛2年”于2009年12月入院。既往:双眼高度近视,10年前行双眼LASIK手术。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眼压51.7 mmHg;左眼0.8,眼压11.3 mmHg。右眼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前房中深,瞳孔4 mm,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前囊下见棉絮状混浊,眼底窥视不清;左眼检查大致正常。辅助检查:眼部B超示:右眼玻璃体腔内可探及球形实性病变,边界清晰,病变内回声不均匀,并可探及带状回声与其相连,考虑为右眼球内占位,继发性视网膜脱离(见图1);右眼眼轴长27.0 mm,左眼眼轴长26.9 mm。MRI检查示右眼球内后极部可见大小约1.5 cm×1.4 cm的信号灶,病灶信号均匀,边界清晰;相对玻璃体其在T1WI上呈稍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相对脑组织其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病灶局部的眼球壁向后突出、隆起;可见视网膜脱离。左眼球及脑部未见明显异常(见图2)。入院诊断:右眼球内肿物,右眼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右眼继发性青光眼。入院后予降眼压等对症处理,并于2009年12月22日局麻下行“右眼球摘除术”,术中见眼球壁完整,切开后呈鱼肉状。术后病理报告示:脉络膜神经鞘瘤。病理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可见肿瘤细胞为梭形,细胞核细长,深染,呈不典型栅栏状排列,部分呈束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分别对S-100染色呈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染色呈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染色均呈阴性(见图3)。
讨论: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实质上是Schwann细胞在神经鞘内异常增生所致[1],好发于头颈部,但发生于眼球内者十分罕见,目前文献报道眼球内神经鞘瘤多发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37岁[2]。发生部位以睫状体或脉络膜为主,临床表现为局限性、孤立性和无色素性肿物。本病例就是发生于眼内后极部脉络膜神经鞘瘤。
眼内神经鞘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和眼球内实质性占位,其他临床表现为突眼、眼球运动受限,眼痛和眼压升高也偶有报道[2]。眼内神经鞘瘤的这些症状往往进展缓慢,容易耐受[3]。Xian等[4]报道了1996年至2008年6例经病理证实的葡萄膜神经鞘瘤的患者中有50%发生视网膜脱离,由此可见视网膜脱离也是眼内神经鞘瘤的常见并发症。
眼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黑色素瘤。有文献指出MRI可能能帮助我们鉴别葡萄膜神经鞘瘤与黑色素瘤[4-5]。黑色素瘤的MRI特点为:在T1加权影像呈现高信号,T2加权影像呈现低信号。葡萄膜神经鞘瘤则不同,相对脑组织而言,神经鞘瘤在T1加权影像呈现等信号,T2加权影像呈现等信号或高信号。因此,MRI表现为位于葡萄膜的孤立性、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其相对脑组织T1加权影像呈现等信号,又伴随视网膜脱离时,临床医生要注意神经鞘瘤的可能。
在治疗方面,此前大部分的眼内神经鞘瘤病例都实行眼球摘除术,这是由于怀疑眼内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或患眼已无视功能。目前能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眼球摘除,保留有用的视功能的治疗方案为:对于肿瘤体积较小、患眼具有良好视力但尚不能明确诊断的可定期随访观察[2]。对尚有部分视功能、肿瘤较大,可先行穿刺活检术或眼内活检技术,然后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和体积制定手术方案,包括虹膜睫状体切除术、部分板层巩膜睫状体切除术及局限性肿瘤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术[6-9]。但是如果肿瘤较大、且无视功能者应以眼球摘除为宜。本例患者肿瘤较大,无光感,故行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脉络膜神经鞘瘤,患者术后随访无复发。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我们对神经鞘瘤的诊断更明确,治疗更有效,进而可能会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