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网讯: 目前,深圳医院作为唯一的试点医院整体推进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制度改革。医院又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呢?近日,医院医务科科长莫劲松和人事科科长柯山向记者介绍了该院探路改革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难度系数分值仍不够客观
除了辅助检查、内科医生等医生外,眼科医院把94个临床手术医生纳入了此次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系统的测评。由于医院还有3名临床科研型的人才,在此次试点中,医院制定了评价体系。临床科研型的医生临床部分的等级评价分为临床和科研两部分,临床部分与其他临床医生一样参与等级评价,而科研部分另外再进行单独评价,最后根据临床得分和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的情况,把临床科研型医生分级。
“我们现在的评价方案和标准是根据医生3年来所做的手术总分值,参考美国的眼科手术难度系数分值,又经过本医院眼科专家的专业评定,权衡了单个手术的大概分值后,进行打分。”柯山介绍。据悉,眼科医院所做的手术一共有300多种,手术难度系数分值最高的有35分,最低的只有几分。
“35分还是不客观。”柯山说,目前这个分值还是只有一种参考意义,因为首先是要统计临床得分把94个医生定到4层9级里面去,暂时只是一个大概分值,还不是以后真正实施时候能用的临床手术的分值。
为何还只有一个参考的意义?柯山说,美国眼科手术的难度系数分值已经应用了二三十年,每年都有所调整,相对客观。眼科医院现在所制定的手术难度系数分值,还只局限在眼科医院内部,数据量的样本比较少,带有相对强的主观性。
柯山表示,医院最近一两个月的任务就是要确定手术分值的客观性,会去征求其他医院、全国其他兄弟单位的同行甚至专家们的意见,让这个分值的标准能更客观,最终能让眼科手术难度系数的分值应用到全的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改革中。
问题二:医生分级未与收入挂钩
尽管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制度改革实践才开始,但是眼科医院还遇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评价等级如何与原来的传统职称对接起来?”莫劲松说。新的等级评价系统重视临床技术水平和质量,淡化职称,但是传统的职称体系却又与临床医生的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收入分配、人才引进等挂钩。
所以仍需要配套制度改革跟进,“比如薪酬支付标准、引进交流人才标准、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都应该与新的评价体系对接起来,临床医生的薪酬分配、社保等都根据评价等级来衡量。”目前眼科医院根据新的评价体系对临床医生进行的分级还只能放在“台面下”,作为一个参考而已。
徐勇也表示,深圳临床医生还需要医疗费用的偿付机制、薪酬体制、医疗定价制度、社保制度等配套改革同步推进,“这个必须是一个综合配套的改革,如果只推进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的体制改革,其他配套改革没有动静,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最终仍会推不动。”
据悉,市医管中心选择眼科医院作为第一个整体推进临床医师等级评价制度改革试点的医院,就在于该院也是卫生系统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单位。深圳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方向是,医务人员实施全员聘用制度,对所有在岗人员实行合同管理,医务人员不再有编制。
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眼科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进展也比较缓慢。在柯山看来,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同时人事制度改革又会影响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进展,改革要同步推进,只改一个方面都很难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