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快讯 > 文章详细

眼科与哈佛眼科签署科研合作协议

发布日期:2015-11-12   http://www.zgjsyw.com
导读:眼科孙兴怀教授、徐建江教授与哈佛Schepens眼科研究所Dana实验室关于开展高危角膜移植危险因素临床研究的合作协议正式在双边同步进行签字,标志着我院眼表疾病研究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哈佛眼耳医院研究与学术办公室副主席Alan K. Long 博士、哈佛眼科终身教授、眼表疾病学科主任、国际著名角膜病专家Reza Dana教授、院长孙兴怀教授、眼表疾病学组学科带头人徐建江教授共同在合作协议上进行签字。


2015年11月3日下午,眼科孙兴怀教授、徐建江教授与哈佛Schepens眼科研究所Dana实验室关于开展高危角膜移植危险因素临床研究的合作协议正式在双边同步进行签字,标志着我院眼表疾病研究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哈佛眼耳医院研究与学术办公室副主席Alan K. Long 博士、哈佛眼科终身教授、眼表疾病学科主任、国际著名角膜病专家Reza Dana教授、院长孙兴怀教授、眼表疾病学组学科带头人徐建江教授共同在合作协议上进行签字。

早在合作协议签署之前,两个医院之间于2010年以来的互动就已经非常深入。2012年11月、2014年9月哈佛眼科系副主任及Schepens眼科研究所所长Reza Dana教授两次分别带队9名和11名眼科专家来我院访问。2014年访问期间,还特聘因发现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病变闻名全球的麻省眼耳医院首席眼科主任Joan Miller教授及角膜专家Reza Dana教授为上海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的顾问教授。此后,双方的科研、教学和临床交流不断深入,最终促成了此次合作。

众所周知,尽管角膜移植是目前术后成功率最高的器官移植之一,但远期来看,排斥发生率也达到15-30%。对于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临床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单纯临床观察实现角膜移植排斥的临床诊断,如发现患者有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排斥线及角膜后沉积物等。由于患者随访时间不同或者临床医师临床经验有所差别,实现角膜移植排斥的极早期临床诊断仍有较大局限。近年来,眼科诊疗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改善这一现状提供了契机。在2011年,以孙兴怀教授为通讯作者,洪佳旭博士为第一作者(眼科主治医师,2015年起为Dana教授博士后)的《Assessment of limbus and central cornea in patients with keratolimb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using in vivo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an observational study》发表于眼科权威期刊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在该文中,作者首次利用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探讨了角膜缘移植术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提出利用该技术预测眼表移植物临床预后的可能性,也正是该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哈佛Reza Dana教授等人的注意,认为类似的技术如果能够应用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危险度分析,将有助于改善大量角膜移植患者的术后成功率,并提高患者角膜移植的远期预后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哈佛Schepens眼科研究所Dana实验室是国际上开展角膜移植排斥发生机制及相关临床应用影像学的权威机构之一。Reza Dana教授本人还是眼科学基础领域最为影响力的SCI杂志IOVS副主编。此次,与哈佛眼耳医院合作,共同开展利用眼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技术预测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发生情况的临床研究,通过在早期观察角膜移植片中炎症细胞等参数变化,初步明确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相关技术标准的建立将有效带动我校、乃至我国角膜移植科研的发展。

通过和哈佛的此次合作, 必将大大促进我国角膜移植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使我国的角膜移植科研迈入国际舞台的前沿, 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预约挂号注册

向全国无数位爱心医生提问
(病情描述不能少于10字)
健康小提示:注意不要长时间持续疲劳用眼,保护好您的视力.

特别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