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护眼爱眼常识 > 文章详细

全国眼整形学习班会务手记——团队协作的完美演绎

发布日期:2012-12-17   http://www.zgjsyw.com

作为一个入行5年的“老会务”,我做了一个有史以来最轻松的会议——作为此次眼整形学习班的协办单位,我们的任务相对要少很多。而我也因此有幸与各位参会医生一起,亲眼见证了一场显微镜下近乎完美的艺术创作。

128日,星期六,天气寒冷。会议日程:手术直播。

今天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负责手术讲解的程昕医生早早的来到了会场;设备工程师苏工和彬彬抓紧最后的时间调试着设备,力求将直播效果调到最佳;几位早有准备的参会医生迅速占据了前三排的位置,并拿出了各类摄影摄像装备,DV、单反、卡片机、手机一应俱全;而来得稍晚的医生也将离讲台较近的过道位置挤得满满当当。

直播开始,画面切到了显微镜镜头,负责手术室的现场解说的是郑科医生,而眼整形团队的另一位王新明医生则负责配合闵燕医生的手术。对于眼科手术,我是个外行,但对于眼整形手术,我个人却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很想了解医生如何通过那些冰冷的器械打造出令人惊叹的手术效果。

记号笔划线—皮肤组织切开—组织切除/调整—缝线……那些外人看来可能有些“血腥”的画面在我看来却是一次行云流水的艺术创作,不折不扣。手术的每一步,会场和手术室解说的医生都会详细解说,详细到用多少直径的缝线。手术有许多改良的设计,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节约患者组织、减少术后反应,达到最佳的术后效果,我想,当时躺着手术床上的患者一定是幸福的,带着对这支严谨而又人性化的团队的感恩,带着对“美丽”明天的憧憬。

手术接近尾声,需要患者取坐位以便医生观察手术效果,必要时进行微调。摄像头移动到患者双眼的那一瞬,会场响起了一片惊叹声——是的,除了我这个外行,参会的近70位眼整形医生也同样惊叹。那一刻,作为会场里唯一一个外行,我感到从未有过的骄傲,为了这场令人惊叹的手术,更为这个完美的团队——他们是我的同事。

 

预约挂号注册

向全国无数位爱心医生提问
(病情描述不能少于10字)
健康小提示:注意不要长时间持续疲劳用眼,保护好您的视力.

特别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