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眼科 ——中山眼科中心首门通识课程《眼科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开课啦!
2018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支持高校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全面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响应国家的行动计划号召,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医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本科生开展医学人工智能教育,明确其学科特点并进行分支学科体系构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课程以眼科为突破口,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人工智能技术背景的交叉型医学人才。
02集体备课明确“人工智能+眼科”课程内容
开课前,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卓业鸿教授、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教授及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副主任郑丹莹教授与来自中山眼科中心、中山、数学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的授课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会议,明确了开该门课程的必要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眼科相关的人工智能知识,通过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体会到人工智能的魅力,使每一个学生在这课程里有所收获。授课老师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与优势,取长补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和需求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把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注意点、深广度,设计每节课各个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有梯度的习题,并在体现梯度中让学生有所选择,做到因材施教。
卓业鸿教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能贴合医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和专业基础给予肯定,认为开课准备充分,集体备课讨论也体现出老师们的思想交流与智慧火花的碰撞,凸显着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使课堂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同时提出开课后要保证每一位选课的学生都可以充分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发挥眼科的优势并形成“人工智能+眼科”的课程特色,为培养医学人工智能人才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03精雕教学形成“人工智能+眼科”特色课程
开课的第一堂课《眼科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概论》是由该课程负责人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教授讲授,课程内容涉及眼科的重要性、医学人工智能的概念、眼科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三大块的内容,让学生们初步熟悉眼科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背景,了解眼科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现状和显著性成果,建立课程的底层知识框架,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林浩添教授认为,通识课程的第一课很重要,为了给学生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了解和探索眼科人工智能乃至医学人工智能的开端,教学团队经过了很充分的准备,最后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逻辑清楚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
课后,学生对这一堂课好评如潮,纷纷表示授课条理清晰,概念阐述准确、清楚,范例恰当、生动,利于顺利理解、掌握知识,课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启迪性。多位同学表示,非常希望参与和加入眼科人工智能研究队伍,深入学习,将医学人工智能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