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被称为“心灵之窗”,是人类接触世界、探索世界、体验世界,甚至改造世界的起点。然而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等视力问题,让 “心灵之窗” 蒙上了尘埃。厚重的框架眼镜遮挡了眼睛的神采,而佩戴隐形眼镜所带来的潜在感染发炎又可能危害到眼睛的健康。因此,目前全球至今有1100万人接受了解决视力困扰的另一个选择——激光视力矫正手术(LASIK),他们已经告别了模糊的视力,轻松自由地感受着世界的五彩缤纷。
为什么会有成千上万的患者选择激光视力矫正手术呢?难道他们不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吗?的确,一提到激光视力矫正手术,浮现在患者脑海中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LASIK手术安全吗?手术的效果有保障吗?”
位于百利宫13楼的The Lasik Surgery Clinic (LSC)使用美国进口的VISX第四代激光技术,为患者提供先进的激光视力矫正仪器。作为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原创技术,VISX可以矫正近视区域高达1500度以及散光或远视高达500度,在解决高度数矫正难题的同时,也能够节省更多的眼角膜基本组织,因此给无数由于度数高、角膜薄而原本被拒于激光视力矫正手术门外的视力患者,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每一只眼睛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眼睛条件适合不同的视力矫正方案。在各种手术配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所谓的iLASIK。可能大家对于iPhone、iPod和iMac并不感到陌生,那么,什么是iLASIK?iLASIK在人们的视觉生活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详细了解一下手术过程中的两个步骤。
手术过程的两个步骤
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第一个步骤是制造眼角膜瓣。角膜瓣切割方式的革新发展是无刀飞秒激光(IntraLase)。不同于传统的微型金属角膜刀(Micro-keratome),IntraLase以脉冲形式运转的快速激光穿过角膜外层,在眼睛特定位置形成微气泡,眼科医生只须通过分割气泡来制造角膜瓣。IntraLase的诞生在保留更多角膜组织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角膜并发症的可能,尤其受益于角膜弧度突出或扁平以及角膜厚度偏薄的视力患者。
LSC医务总监郑志行医生(Dr Marc Tay)强调:“在制造眼角膜瓣的过程中,无论是运用传统的微型金属角膜刀,还是无刀飞秒激光,都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因此,普通视力患者适合哪种角膜切割方式,最终还是取决于自身条件和医生的检验与判断。”
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第二个步骤是运用不同激光技术改变眼角膜形状来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问题。标准型激光手术 (VISX Custom)为患有低度散光患者提供了“价廉物美”的选择。波前导激光手术(VISX Wavefront-guided)则是一项“量体裁衣”的手术。通过术前Wavescan技术首先精确地“读”出个体视力缺陷,从而达到更佳视力矫正效果,并有效地减少光晕、光圈等夜间视力问题,尤其适合患有高度散光或混合散光的视力患者。
iLASIK最受患者关注
当今LSC提供的多种激光视力矫正手术配套中最令患者关注的iLASIK,正是无刀飞秒激光和波前导激光手术的组合,也是自2007年9月以来被美国航天宇航局(NASA)批准为宇航员和战斗机飞行员进行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治疗方案。由此更充分肯定了iLASIK的安全性与精确性。
想要更多了解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进化历程、发展趋势与技术革新,可参与由LSC医务总监郑志行医生主讲的激光视力矫正日双语讲座。参与者也有机会参加现场的眼睛检查。请留意3月18日《早报周刊》激光治眼之三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