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 尖峰眼科
随着Kelman超声乳化技术、人工晶体材料及设计的发展,后房型人工晶体逐渐成为白内障手术医生的首选晶体,然而为了维持人工晶体的眼内位置稳定,首先就要求术中保持囊袋的完整性。
从Daviel开创囊外手术直至20世纪中期,曾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前囊膜撕开方法。
Sir Harold Ridley首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所使用的是Elschnig截囊法,这种由Anton Elschnig(Austrian)所推广的方法类似于开罐(Can-opener)截囊法。然而由于几乎全部的前囊膜被镊子撕除,部分赤道部囊袋也会同时发生撕裂。因此,Ridley的人工晶体并非植入于囊袋内(in the bag),而是囊袋上(on the bag)。
(我之前一篇“Ridley与人工晶体”的文章中描述有错误,误称人工晶体植入虹膜与玻璃体之间——谢谢肖扬主任指正)。
因为人工晶体缺乏周边囊膜支持,Ridley的患者术后常常发生人工晶体向下方偏位(日落综合征)。
Kelman研发了一种全新的撕囊方式——又被称为“圣诞树”撕囊技术。他使用一把略钝的撕囊针由六点方位将囊膜向切口处牵拉,最终将囊膜拉出切口切除,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囊袋开口。
随后Kelman截囊法又逐渐演变成为多点撕开的技术,最终成为我们较为熟悉的开罐式截囊法。
后者的相对稳定性使其成为囊外摘除术中常见的手术步骤。
但是到了70年代,人工晶体的新设计(如出现了双襻)使得医生考虑需要将襻对称植入以保证人工晶体稳定性和居中性。
毫无疑问,囊袋内植入要优于睫状沟植入。但是实际上往往只有单襻植入囊袋,而另外一个襻是位于囊袋外,从而导致人工晶体偏位。
到80年代中期,有研究表明30%的人工晶体是双襻位于囊袋内,10%是双襻位于睫状沟,60%则是一个襻位于囊袋内,另一个襻位于囊袋外。
有意思的是,这阶段的人工晶体偏位并发症是日出综合征(向上偏位)——因为上襻往往多不能植入囊袋,位于睫状沟被软组织及残余皮质囊膜机化包裹;下襻则位于囊袋开口边缘。
部分病例晶体襻最初的确是被植入于囊袋内,然而术后襻随开罐撕囊口的裂口扩大而弹出囊袋(“pea-podding” effect)。
另一方面,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囊袋内超声乳化技术、分核等技术,开罐式截囊很容易发生V型撕裂至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Howard V. Gimbel, MD, MPH, FRCSC, AOE, FACS, CABES, (January 17, 1934– )
1983年Howard Gimbel在观看James Gills医生手术时,看到Gills用显微剪替代撕囊镊完成了一段撕囊,由此受到启发开始采用截囊针完成类似的光滑撕囊。
他首先是尝试分段完成截囊针撕囊,后来逐渐形成一步法直接撕囊。在完成约1000例撕囊后,他将该手术方法在1985年4月ASCRS年会上公之于众,并命名为“The Continuous Tear Capsulotomy”。随后,由于IOLAB公司的推广、粘弹剂的使用、撕囊镊的出现(Peter Utrata设计),使得这一技术逐渐被接受,尤其受到那些使用Staar平板式人工晶体医生的推崇。
Utrata Capsulorhexis Forceps
Thomas Neuhann
与此同时期,德国Munich的Thomas Neuhann也公布了他所研发的capsulorhexis技术(-rhexis是希腊语,意思是撕开)。
与Gimbel不同的是,他采用穿刺针在近切口处囊膜制作开口,并将囊膜推向远离切口方向,随后从两侧撕开完成环形撕囊。
Neuhann将其技术公布于1985年德国眼科年会上,并于1987年首先发表了该类技术的文章。(Neuhann T. Theorie und operationstechnik der kapsulorhexis. Klin Monatsbl Augenheilkd 1987;190:542–545.)
此外,Calvin Fercho(Fargo, North Dakota)于1986年介绍了一种“Continuous Circular Tear Anterior Capsulotomy”技术;
Kimiya Shimizu(Kanagawa, Japan)于1987年在日本眼科年会上报道了一种类似的技术,称为Circle Capsulotomy。
1990年,Gimbel和Neuhann在《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上共同署名发表了“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methods of the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rhexis”一文,将该技术命名为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连续环形撕囊术,简称CCC。
而眼科届也承认Gimbel和Neuhann同为CCC技术的研发者。
连续环形撕囊术中,手术医生首先用粘弹剂压平囊膜,而后在前囊膜中央或者旁中央部位采用刀或者尖锐的Utrata镊子制作一个小撕裂口,用针尖或者镊子抓住小裂口的边缘,制作一个单一的环形开口,其直径通常在5-6mm。
由于囊袋开口没有放射性裂口或者锯齿状边缘,在外力作用时能够抵抗撕裂。圆形开口也有利于IOL植入,并确保在手术结束之后晶体光学部保持居中。
连续环形撕囊术是现代白内障手术的最主要进步,它有助于超声乳化手术成为白内障摘除的手术选择方法。
(所以90s以后超声乳化才大力发展)
另外我在网上找了两段Gimbel和 Neuhann早期撕囊术的介绍录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wNTM2ODYw.html?x&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Gimbel除了ccc,还有一项重要技术发明,大家知道吗?
Gimbel和 Neuhann开始做连续撕囊的时候,粘弹剂还没有被广泛运用。
Gimbel也是divide and conquer的发明者。
顺便问一下大家有谁知道上文提到的Kimiya Shimizu,MD吗?我google了一下大概是叫清水教授,其他就不清楚了。
(方学军 清水是icl发明人,最新的中间有孔的V4C也是他提出了的。
超过-15D做ICL联合LASIK也是他的主张)
(王晓瑛 清水公也!每年开ESCRS会都碰到他!他在ICL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包括V4c的临床试验,以及其他的一些研究!
他在一次交流会上曾讲:希望解决ICL的几个问题:白内障,高眼压,大小选择等,V4c的推出将大大降低白内障和高眼压问题!
他的英语口语是典型的日本式英语,比较生硬!讲课简洁! 据说也是日本屈光界的学霸!
我和周教授写的飞秒激光和ICL一书的序就是请他写的!
他还主张-8D以上的近视就不做LASIK,因为视觉质量和角膜力学都不理想了!可以考虑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