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网讯(记者 刘洋)继6月24日被国家审计署点名指出两年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后,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中华医学会了解到,目前该学会已紧急叫停学会所有会议的会议招商,下一步会议的举办将根据审计署的要求作出调整。
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发布《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点名指出国家卫计委直属的中华医学会,依托行政资源在2012年至2013年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以20万元至100万元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未经批准违规收取资格考试复训费1965.04万元,将618个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收入1.14亿元存放账外。
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公众对于医药企业利用高价赞助学术会议的方式,谋取医生资源,借以推销自家公司的医药产品等情况的高度关注,同时,这笔高昂的赞助费用的用途能否公布,也备受热议。本报于6月27日报道的《中华医学会百万钻石级赞助仍在叫价》一文对此情况进行了报道,报道中指出,在被审计署公开“点名”后,中华医学会名下分会的会议招商仍在以高价进行。
对此,北青报记者近日从中华医学会了解到,针对审计署提出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目前已紧急暂停名下所有会议的招商活动,并已准备好相关书面材料报送上级主管单位,待主管单位审议后将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出。昨日,北青报记者拨通了该学会的招商联络电话,负责工作人员也已证实,目前招商已暂停,何时恢复尚无明确消息。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招商活动的暂停或许并不意味着中华医学会接下来全部的学会会议的终止。为了不影响重术会议,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召开,目前会议的筹备仍在继续。但招商部分或将在审计署作出具体要求后另作调整。
核心
企业为何争相赞助学术会议?
医院采购权掌握在“领导”手里
“企业如此挤破头希望进入学术会议的根源,就在于目前医院采购权很大程度上还是掌握在领导手里。”在采访中,一位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告诉北青报记者,在目前大部分的学术会议中,都会安排医疗器械展示环节,企业可在这一环节向参会的医生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设备、耗材,以及产品的特点、优势、差异。
然而,这般“用心”展示的对象,往往并不是前来参会的专家,而是可能带来交易的潜在用户,也就是参加这场会议的医院管理者、领导者。“在很多活动中,基层的年轻医生得不到资金的资助,但如果带有某个头衔、某个身份的‘角色’,就算与这个会议的领域不沾边,也往往会得到企业的热情邀请和赞助。”
据了解,赞助的方式包括会务费、住宿、餐饮等方式。而在会议召开前,医药企业往往就会从会议主办方处打听会邀请哪些医院、何种层级的领导来参加会议,如果有价值的“角色”不出现,也会影响医药企业的赞助热情。
掌握了医院管理人员的联络方式,会对医药产品的销售带来什么样的益处?“尽管最终还是会考虑到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但这个品牌、经销人员和领导熟不熟,会影响对你的关注度高不高,采购的希望大不大。”
声音
没有财政资金支持 收取赞助属无奈之举
尽管因高昂的赞助费而被审计署点名“批评”,在医疗界,不少医生却表示出了对社会组织举办学术会议的理解和支持,纷纷表示如果在国家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学会只能通过收取企业赞助的方式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促成学术交流。
据了解,目前在学术会议的赞助费用中,很大一部分是用在了邀请的专家身上。以邀请一名国外的知名学者来讲课为例,讲课费少则一两千美金,多则一万美元甚至更多,加上头等舱的来回机票、住宿、餐饮等,往往花在一个知名专家身上的费用就有十多万。
而对于现有83个专科分会的中华医学会,组织的不少专业学术会议参会者上千人,甚至上万人。“就算一个分会举办一个会议,加上所有人员的花费,可能这个数目也不算多。”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卫计委主管的某事业单位的一位项目主管在采访中表示,“社会组织办会的目的是促进学术交流,可是办会也有成本,政府不给出钱,我们自己也出不起那么多钱,那就只好找企业谈赞助了。这些说起来也是跟美国学的。”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