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马来丝虫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部、印度以及整个东南亚的寄生虫。在上述地区,约10%的淋巴丝虫病由马来丝虫引起。来自印度的AMohan等人在2014年5月份《Eye》上报道了1例在前房发现活体马来丝虫的病例。
病例
患者,女,14岁,右眼眼红1个月。右眼远视力20/40,近视力20/30。裂隙灯发现右眼前房有一条活动的蠕虫(见图12),房水闪辉(+),前房细胞(+),眼后段检查未发现炎症表现及蠕虫,患者之前未接受任何治疗。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500个/ml,白细胞分类计数未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RS为35mm/h,丝虫循环抗原检测呈阴性,未发现丝虫感染累及全身的表现。
于表面麻醉下通过无菌操作将虫体从前房取出。术后予每天口服乙胺嗪50mg及左西替利嗪10mg(连续10d)抗感染,以及每天口服强的松40mg及局部用倍他米松滴眼液每2h1次(连续2周)抗炎治疗。术后患者未出现炎症反应及眼压升高,患者远近视力均恢复至20/20。
用CarlZeiss显微镜观察虫体,标本被保存在福尔马林中而不能进行免疫检验,医生们在患者生殖道头部发现了接近成年的雌性Brugia虫体。
讨论
马来丝虫通过蚊虫传播,可引起淋巴丝虫病,常在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以及越南等国发病。丝虫病的眼部表现有眼睑象皮肿、虹膜炎、视网膜出血或泪腺分泌微丝蚴。
该文报道了1例在前房发现活体马来丝虫的病例。基于该患者无全身表现,这可能是马来丝虫病的新类型。乙胺嗪能够清除血液中的微丝蚴,然而其对成年寄生虫的作用虽然有限但也有一定效果。该病人对治疗的反应非常好,适当的检查、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