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国际眼科时讯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王宁利
第30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0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日前在广州结束,我国7000名眼科医师及近2000名国外同行共同参加了这次盛会,全体会议上几位专家的演讲代表了本领域最有价值的几项研究,因而格外受到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与我国合办,世界向我们走来。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眼科事业迅速发展,2013年我国眼科发表SCI文章数量已位居全球第三。我国眼科正在经历一个由原来的设备引进、技术跟踪的“进口”阶段,转向设备自主研发、技术自主创新的“出口”阶段。既往 “我们走向世界”,而现在则“世界向我们走来”。实现这一转折的前提是国家改革开放所创造的良好条件及几代眼科人为眼科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我们的贡献代表了我们在学术界的话语权。
中国眼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大致经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术发展起步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眼科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百业待兴,眼科事业开始起步前进。但不久后的“文革”,使得学术发展几近停止。直到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的时候,我们发现与国际眼科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此时一批批眼科前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发展中国的眼科事业虚心学习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一些学者在国外学习期间意识到:作为中国眼科医师也要有自己的科研、自己的话语权,主动性科研工作在那个时期开始萌芽。但当时大家仅在思想上意识到赶追国外同行,使得刚刚起步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尽管如此,这个阶段的发展对我国临床研究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大家已开始意识到医师除了治病还需要对疑难疾病进行探索、研究。在这个阶段,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眼科学研究生,可惜的是当时研究生导师的队伍不够完备,学生缺乏正规科研体系的培养,所以当时我国的临床研究大多以模仿为主,缺乏自主创新,但这个阶段为中国临床科研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第二阶段:学术发展稳定期。随着大家对临床研究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后,人们自然想到要通过指标考核各自研究水平,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指标导向型的科研阶段。国家、科研单位、医院从政策上对指标进行定量考核。指标导向对大家的牵引性很大,所有的研究者都在努力追求发表SCI论文。课题数、文章数、文章的分值,促进中国眼科SCI文章数量飞速上升,近年来跃居世界前列。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队伍开始成熟,大家也开始逐渐反思指标导向型研究。冷静思考文章背后存在的问题后,大家发现我们的研究偏离了科学研究的本源即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个发展阶段并不是我国独有的,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都曾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学术发展成熟期。近5年来,眼科学经过快速发展后,大家静下来思考,一致认为科研应回归本源,做临床需求、国家发展导向性的科研。目前,我国大的医疗机构已经出现具有标识性、方向性、目标性的科研,形成了各级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平台及相应的研究团队。目前我国眼科发展出现了标志性的转折,即国外在制定标准、指南、共识时,已经认真考虑了中国眼科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章已被外国专著、标准、共识所引用。这也证实了中国眼科人为世界眼科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的工作被国际眼科界所认可。中国已从学术产品的进口、设备的进口刚刚开始向出口(包括技术、知识、设备)转折,还未形成趋势。
总之,一个医学学科的发展,其根本目标是要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在科学研究的带动下,医疗水平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中国全民的眼健康服务、眼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取得非常大的进步:大城市的医疗服务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小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也已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当然我国目前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基层眼科力量薄弱等不足,百万白内障手术率(CSR)目前仅为1300,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相信随着我国眼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们可以克服困难,积极奋进,将我国眼科事业跻身于世界前列。
眼科会上的亮点
关键词:糖尿病角膜病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教授介绍了糖尿病并发的角膜上皮和内皮病变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糖尿病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47%~64%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原发性角膜病变,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角膜触觉阈值显著升高,敏感性降低、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甚至出现上皮反复剥脱、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以及角膜手术的并发症增加等,病理主要表现在上皮基底膜、上皮修复速度和神经密度方面的异常。此外,糖尿病会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异常、密度下降、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糖尿病也是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以及大泡性角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之一。谢立信带领团队围绕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结合在基础研究方面对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发病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最终发现 SIRT-1 信号通路是造成角膜损伤的关键因子之一,由此有望找到新的防治糖尿病并发角膜损伤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超声乳化手术
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创新的扭动旋转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方法。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手术是其复明的唯一手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主流术式为白内障摘除术,手术质量和手术数量都难以满足患者需求。该团队通过对白内障微创手术(超声乳化)的两大关键核心技术(碎核技术和切口技术)的持续改进、创新,最终创立了更高效率的扭动碎核模式的广泛应用,系列研究反映了我国白内障微创手术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为提高我国白内障防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为全球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一旦盲目便无法恢复。一般认为,青光眼主要由于眼压高所致,但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83%为眼压正常的青光眼。这导致我国青光眼缺乏症状,临床检出率低,致盲致残率居高不下。
王宁利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颅内压偏低;并发现眼内压与颅内压之间的压力梯度是导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主要原因;并通过灵长类动物实验证明低颅压的确可以导致青光眼样的视神经损害;提出了“眼颅压力梯度”致视神经损害学说。
这一学说回答了过去经典的青光眼高眼压理论所不能回答的临床问题,如: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为什么会产生视神经损伤,高眼压症患者眼压高为何不发生视神经损害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王宁利和他的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出来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无创测量颅内压的方法,以及通过体重指数、血压、年龄等人体参数粗略估算颅内压的方法,使眼颅压力梯度理论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建立了依据眼颅压力梯度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分型及治疗的策略。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以来被国际同行反复引用和评论,成为产自我国本土,最受国际眼科学界关注的研究之一。世界青光眼学会前任主席Weinreb教授评价:“这是一项将改变青光眼临床诊疗实践的里程碑式的研究”。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上海第一孙晓东教授及其团队在总结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建立针对国人特点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个体化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难逆转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视觉和生活质量,是老年人中低视力和盲的最主要原因。孙教授就目前国际及国内在本领域中抗VEGF药物的研究热点进行回顾,对抗VEGF药物在新生血管性AMD中的治疗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本课题组的多项研究,分析新生血管性AMD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不同患者在抗VEGF药物选择上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深入探讨AMD这一老年性致盲性眼病防治研究,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防盲治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