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文章曾经谈过,青光眼可以是一个无声的杀手,悄然夺取患者的视野,最终导致视力丧失。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底出血病史、经常头痛的患者应当定期进行青光眼的筛查。青光眼暂时还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眼疾,但是现有的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病情进展。那么,已经诊断患有青光眼的病人,该怎样做呢? 1, 定期检查眼压,并详细记录检查日期、时间、正在使用的药物、用以测量的仪器等。眼压虽然不是青光眼致病的唯一因素,却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测量眼压仍然是观察疾病进展和病情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青光眼患者每个月测1-2次眼压是最基本的要求。确定了治疗方案后,患者不需要频繁的就医;但是应当定期测量眼压,并将每次测量的结果收集整理,在一段治疗期后给医生作为参考,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药物的作用效果、以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或调整用药。 2, 定期检查视野和视网膜断层扫描(OCT)视野和视网膜断层扫描是用以检查青光眼对视网膜解剖和功能影响的重要检测手段,因此是医生判断病情进展的主要工具。青光眼患者应当每6个月进行复查,有时根据病情进展程度还需要更短的时间复查。病人应当保存好既往的检查结果,以便医生前后对比,来判断病情的进展。 诊断患病之后,遵医嘱用药是多数患者能够做到的。但是,有很多人以为一种药可以用一辈子,看过几次之后就不再去医院,而是让家人每次代为开药。多年以后视力丧失了才发现,药物早已失效,或者药物的副作用引起了严重后果。也有人以为做完手术之后便万事大吉,再也不用去医院复查了。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作为青光眼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长期的、良好的沟通。患者定期复查,医生给予指导,是控制青光眼病情进展的基本条件,两者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