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由于学业繁重,或者长时间的使用电脑、看电视等原因,导致近视的时间越来越早,近视率越来越高。而近视后戴眼镜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对眼镜产生依赖、近视程度越来越厉害。此外,隐形眼镜每天需要摘下消毒极易造成角膜感染,因此很多近视患者都希望通过近视眼手术来矫正近视。
近视开始低龄化
我国8~12岁的小学生中,约有47个儿童就有一个近视眼,近视发病率约为23%,中学生约为55%,生约为76%,全国近视眼约为3亿人,其中青少年约为2亿人。
实际上,近视眼是一种生活方式关联性疾病,是人类为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采取的一种适者生存的进化。为了应付近距离工作,必须要有很好的近距离阅读能力,是眼睛适应环境的结果。爱斯基摩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前他们都是远距离用眼,根本没有近视的。当现代文明进入北极圈以后,爱斯基摩人也出现近视眼了。
可见,生活在现代社会,自然而然地,我们的身体就会本能地做出调节,去适应这种生活。轻度近视对多数人的生活影响还不大,一旦发展到中高度近视,引起眼轴变长,视网膜、脉络膜发生变性的时候,就进入了病理性近视,有可能带来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玻璃体液化后脱离等后果,甚至失明。所以,我们要注意的,是避免孩子的眼睛过早近视,近视太严重,给身体和生活带来麻烦。
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一、光线太足也会带来近视
当视近物时,如果不经调节,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当然看不清楚。这时一般通过收缩睫状肌,让晶状体的曲度增加,可使物体成像到视网膜上,也就是看清楚了。但长时间看近物,眼轴伸长了,看远物时,成像却在视网膜前,眼肌却无法调整,只能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眼睛的屈光度。所以,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对长期视近物的适应性反应。
那么,为什么光线暗时反而不容易近视呢?有一种现象叫夜近视。就是白日视物清晰,但夜晚需要戴近视镜。究其原因是因为夜晚由于屈光的差别,视物成像偏前。
有实验证明,将猴子放在暗房子中饲养,可导致猴子远视。所以,在比较暗的灯光下视物,与在明亮的台灯下视物相比,光线暗时物体的成像偏前,光线亮时偏后。这样,光线亮时,自然让眼轴的伸长性适应反应更强。
二、开灯睡觉易伤眼
报道称,美国宾夕法尼亚医疗中心的理查德·斯通及其同事对479名2~1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宝宝两岁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若是睡在装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为55%。
人体的所有生理功能都有稳定的昼夜节律,包括每天的睡眠与觉醒节律。眼睛是感知光照的人体器官,即人通过眼睛感知昼夜规律,传导到脑部。若人体不休息,脑部松果体褪黑素(松果体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进而打破了昼夜节律、生长发育规律和内分泌水平,不但会导致幼儿早熟,眼轴不断增长也是表现之一。
三、太阳底下看书最伤眼
很多人都有经验,在阳光下看书,只需看一会儿,就觉得眼前有一团黑影,经久不消,看到哪里,就移到哪里,这是视网膜黄斑区受强光刺激后的后像作用。阳光中含有人的眼睛根本看不到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眼如果受到紫外线直接照射过多、时间过长,就会伤害角膜上的细胞,使双眼感到剧烈疼痛,长则要几天以后才能恢复正常。在阳光下看书,让阳光直接照射,对眼睛是很有害的。即使不让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在阳光下看书,纸张的反射光也很强烈、耀眼,让眼睛感到不舒服,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畏光、眼睛刺痛。
边晒太阳边看书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经常这样做,会造成睫状肌过度调节,不但会让人患上近视眼或近视眼加深,而且可能对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造成光损害,使视觉敏感度下降,甚至引起永久性视力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