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要打造百年老院、百年名院,就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时刻倾听患者的心声。 12月3日,厦门厦门眼科中心召开首届患友交流大会,与患友进行深切沟通,听取患者意见建议,
12月3日,厦门厦门眼科中心召开首届患友交流大会,与患友进行深切沟通,听取患者意见建议,200多名在厦门眼科就诊过的患者代表受邀参会,他们中有厦门本地的,还有漳州、泉州、龙岩、莆田、南平以及外省赶来参会的。同时,厦门眼科中心将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以及微信互动等方式,向千名以上的患友开门纳谏。
厦门眼科中心八科的医生到场为患友进行病情指导和复查,该院医务、护理、收费、客服等部门负责人到场听取患友心声并解答患友问题,业务院长吴国基以及院领导姚郑玲玲、陈逸恬、江建斌等出席交流会。
据悉,医院召开这样大规模的专门的患者大会在厦门甚至福建省内都还是首次,厦门眼科中心此举开创了医患沟通的先河。
【背景】 跨跃发展 更要把握患者需求
厦门眼科中心经过19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国家医院、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还有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 眼科学领域前十名及最有人情味医院。如今已经迈出了集团化发展的步伐,在全国已有50余家医院。
今年5月,我国著名眼科专家、 中华眼科终身成就奖 获得者黎晓新教授担任厦门眼科中心院长。今年7月,厦门眼科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五缘院区落成,建成后将成为全亚洲最大的眼科医疗中心之一。厦门眼科中心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迎来了大跨跃大发展的良好机遇。
厦门眼科中心掌舵人苏庆灿先生秉持初衷: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做百姓信赖的 百年名院 。在新的起点上狠抓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一切从患者需求出发,为此厦门眼科中心开门纳谏,举办首届患友交流会,接下来还要开展系列患者服务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一项调查:当病人诉说症状时, 平均19 秒就被医生打断了,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下,医生往往疲于应付,无暇回答患者方面提出的疑问和必要说明。
对此,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吴国基认为,厦门眼科中心医生技术好,年门诊量50万人次,不可避免的会有类似问题。有的医生一天门诊得看100多名病人。也正因如此,举办患友交流大会,就是为了弥补在诊疗过程中 问诊时间短 的就医难题。让医护人员专门来倾听患者的声音,了解患者的需求,收集建议,今后对诊疗过程进行改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现场】患者的赞誉 前行的动力
在交流会上,很多患者纷纷点赞厦门眼科中心,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给予他们光明,并分享了他们的就诊故事。
70多岁的赵阿姨是南平人,女儿在厦门工作,所以过来厦门眼科中心做白内障手术。
她在患友会上说,前年开始视力下降,没太在意,到了去年视力更不好了,只能看到视力检测表的前一两行,做家务、拿东西都非常不方便,走路常常跌倒,打麻将的时候经常把 二萬 看成 三萬 。
于是来到厦门眼科中心来检查。 一开始听说要做一个全面检查,我和很多患者的心理一样,认为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现在明白了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其他疾病,手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经检查,发现赵阿姨的肺部有问题,得先治疗肺部的疾病,于是吃了半年药,治好肺部后,才开始手术治疗白内障。
手术前,赵阿姨有点害怕。作为建阳老乡,白内障科的陈伟主任用家乡话与赵阿姨沟通,缓解了她的紧张心理。 陈伟主任,林助理态度非常好,没做过手术的我慢慢的精神压力也小了,打了麻药后,整个过程很快,没什么感觉就结束了。 11月11日做的左眼手术,晚上住院,女儿还担心赵阿姨会不会痛,结果赵阿姨和邻床的阿姨聊得特别开心,并没有任何不适。
手术当天,赵阿姨交代女儿不用请假陪同,自己完全能够搞定。 我觉得厦门眼科中心的技术和服务非常好,有医生护士的引导,完全不用担心。
80岁的王阿伯也来自南平。1971年,他右眼被石头砸伤,引发了外伤性白内障。1977年在上海做了晶体摘除手术,但是当时还没有可植入的人工晶体,只有一种27元的需要每天摘戴的微型晶体,王阿伯嫌麻烦就没有用,所以右眼视力只有0.02,一直依赖左眼看东西。2011年下半年,左眼看电视有些模糊,平时最喜欢写写画画,写字也开始歪掉。
2012年,来找陈伟主任做了左眼的白内障手术。当年是3200元的人工晶体, 手术后效果非常好,完全没想到会这么清楚,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新的一样。 于是王阿伯提出想要给一直没有晶体的右眼也植入人工晶体。经过了必要的检查,排除了最有可能的眼底疾病,第二天右眼就实施了手术,植入的是2200元的人工晶体。现在两边视力都达到了0.6,看手机、电视完全没有问题,最大的兴趣写写画画也重新提上了日程。
上个月老伴也来找陈伟主任做了白内障手术。
廖大姐是一名高度近视患者,2014年在厦门眼科中心做了双眼白内障手术,回想起之前的就诊经历,大姐还历历在目。当天更是扬扬洒洒写了三页的感谢信在交流会上宣读。
原来,由于是高度近视引发的白内障且眼底有变化,她寻访厦门各大医院,最终选择了厦门眼科中心,并请求张广斌主任亲自为她这种病情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患者做双眼手术。快60岁的她是第一次进手术室,非常紧张,最终医护人员的安慰和鼓励使她顺利完成了手术。 一位美丽天使用她那温暖的双手牵引着我当时已有点冰凉的双手,轻柔地对我说 阿姨别紧张,放松,是张主任亲自为您做手术 ,顿时我的心平静了许多,手术室里播放着柔和的轻音乐,几分钟后张主任亲切对我说,手术成功,我啊了一下,太神奇了,一点疼痛和感觉都没有,手术就做完了
据了解,厦门眼科中心以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为办院宗旨,改制至今,由一家区属二级院发展成为国家
眼科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正是由于厦门眼科中心的精湛医术、合理收费,让来自五湖四海的眼疾患者悲伤前来,满意而归。有的患者在厦门眼科中心做了眼底手术已经10几年了,当天提起吴国基院长还记忆深刻、感谢满满,这让吴国基院长深受感动: 我们只是尽了医者本分,没想到患者竟如此记住我们 。
患者的赞誉,是我们医生前行的动力 ,吴国基院长引用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名言表示: 我们不能停住脚步;我们要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好为尽善尽美的明日奉献出我们努力的成果。
一次交流,能让迷失的眼睛找到前行的航标;一次分享能让无助的心灵得到及时的宽慰。 厦门眼科中心党委书记陈逸恬表示,每一次患者交流会,都会听到心酸的倾诉,同时上演一幕幕感人的画面。爱心与感恩,是每一次交流永不变换的旋律。知识和信念给每一个患者通向康复的力量。厦门眼科中心接下来要经常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
【延伸】微信、眼科通追踪病情 多渠道进行医患交流
从改制之初,厦门眼科中心董事长苏庆灿就提出了 精湛医术、合理收费、贴心服务、高尚医德、优雅环境、快捷方便 的经营理念。
2003年在厦门市率先成立客服中心,将对病人的服务延伸到院外。每个初诊病人来医院,都有客服中心的人员进行引导;诊疗病人多的楼层,专门有志愿者进行引导,维持秩序,手术后有专人进行回访。
另外,每个月客服部门都会对病人进行回访,看术后效果,对医生护士进行评价。是否有收受红包?哪个医生服务态度好?统计这些数据,每月对医护人员进行评分。退收红包和收锦旗的进行加分。每个月,都会公布得分最高的医生和护士,而且各科室也会进行综合的评分,进行排名。通过制度建设要让医生心中有患者。
斜弱视及小儿科的潘美华主任一到周末,门诊都要看一百多人,为了延伸医疗服务,潘主任建了微信群,利用休息及碎片化的时间,病人对诊疗过程中的疑问和术后情况,就可以直接在群里咨询了。在厦门眼科中心,建医患沟通微信群的其实不在少数,任小军等医生也建了微信群。
近几年来,厦门眼科中心已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疑难眼病的诊疗中心,医院70%以上的患者来自于厦门以外地区,其中约有20%属于疑难眼病。为此,今年8月,医院推出了眼科通APP,全医院的医生集体入驻该APP,医院的医疗服务更是延伸到了院外,不少外地的患者足不出户就可直接通过眼科通问诊,咨询术后情况。医生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他们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