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十三五 期间,我市积极创新、大力推出文化新举措。天津文化惠民卡,在全国首创 将原先补贴给院团的资金直接补贴给百姓 这一新模式。小卡片播撒大文化,经过数年耕耘,孕育形成了台上台下双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成果。
少花钱、多看戏、看好戏
金秋演出市场,迎来强劲复苏。如今,在我市各个剧场,大家又频频见到这样一个身影:她一身红装、笑容满面,看戏入神、互动积极 她,就是文惠卡的忠实 粉丝 ,被大家亲切称作 红衣阿姨 的胡金燕。
这个昵称是我5年文惠卡经历的收获之一。 胡金燕笑着说。而文惠卡带给她的收获,还有说不尽的幸福和温暖。
进剧场看演出、跟演员面对面 是胡金燕的梦想。可是,以前的她,对 梦想 望而却步。原因很简单: 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票价,对工薪阶层来说,负担真的很大。
而文惠卡的横空出世,使胡金燕立时 放开手脚 。观众一卡在手,既有补贴,又有折扣,文化消费的经济账算下来,可谓 少花钱、多看戏、看好戏 。真金白银的实惠,让文惠卡一下成为绝对 爆款 。
十三五 期间,文惠卡文化惠民的前进脚步从未停歇。2016年,新增郊区卡、学生卡、公益卡,定制服务更精准,特别是郊区卡,极大程度解决了郊区观众到市区看演出不方便的问题;2017年,成立 文化惠民演出联盟 ,民营院团演出、演出机构引进优秀剧目纷纷加入文惠家庭;2018年, 方寸 艺享会 我为好戏代言 等衍生活动,不断拉近观众与舞台之间的距离;2019年,新创 普惠卡 ,办理无需预约且一年内可多次充值享受补贴。
文惠卡带来的文惠福利以及营造的文化气息,带给 胡金燕们 稳稳的幸福和潜移默化的滋养。一对老夫妻,因为文惠卡,每个月都能置身剧场欣赏钟爱的戏曲,享受岁月静好;有位年轻妈妈,和孩子在剧场的文艺天地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位青年观众,看演出的同时还动笔写剧评、写小剧本,不亦乐乎之间,感叹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
观众、院团、市场 良性循环
根据文惠卡的新模式,选择权在观众手里,文艺院团能分得多少 蛋糕 ,全看观众的喜好。这就相当于把院团推向了市场,面对广阔机遇,必须提升动力,多演戏、演好戏吸引观众。
如此一来,文惠卡又成为一剂催化剂,倒逼院团营销机制和生产机制改革,迅速积极打通为人民创作的 任督二脉 。
还没有文惠卡的2014年,我们全年演出还不到一百场;到了2016年,全年演出场次就提升到200场,整整翻了一倍。 天津评剧院院长曾昭娟说。
文惠卡发行以来,实实在在改变了津门院团和市场的状态。据统计,文惠卡演出2016年推出1781场,2017年推出3815场,2018年推出5233场,2019年推出5543场。
演出场次多了,演员的收入也多了。有了收入,有了展示平台,心思自然都放在了演出上。 演员们自费准备好几套演出服,就是为了避免在清唱会上撞衫,于是每次演出都会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显而易见地看到演员内在的变化,现在大家的精神面貌,满满都是职业自信和自豪感。 曾昭娟说。
观众花钱看戏,对剧目的要求自然变高,为了不被市场淘汰,院团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到剧目生产和人才培养上,以更加精彩的表现回馈观众── 一张文惠卡,促成了 观众、院团、市场 的良性循环。
不断 增配 ,增色精神文化生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为了保障安全,一切演出暂停。剧场的灯光暂时熄灭,但是,面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惠卡 开动脑筋,不断增加配置。
今年3月,推出全新的 直播剧场 。这一项目搭载了成熟、稳定的技术平台和技术团队,以各院团强大的艺术内容资源为依托,让观众在线欣赏丰富多彩的剧场演出。
直播演出,观众 解渴 。据统计,首场演出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名家名段演唱会 的观众来自全国各地,23041人次观看,互动留言2300余条。
演出结束后,戏迷丁士强专门录制了小视频发给主办方: 特殊时期,在网上看到了这场演出,特别惊喜。网络稳定,画面清晰,很过瘾;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艺术大餐,很难得。
新形式带来新体验。很多观众留言,线上看演出,近景、远景、角度切换,比剧场固定座位看得更细致、更清楚。还有观众感叹直播间互动功能: 留言区你一言我一语,好像小时候跟奶奶在戏台子前看戏,长辈们互相讲戏的感觉特别亲切。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7月,我市剧场恢复演出。8月,2020年度文惠卡发行,强有力地带动了演出市场。9月,181部、621场文惠卡演出相继开票, 2020年全国喜剧精品云上演出季 启幕,线上线下好戏连台。 十一 黄金周的演出市场更显复苏之强劲,8天奉上80部优秀剧目、共计286场文艺演出,观看人数总计41984人次,演出收入达到658万元,为2019年同期市场(203万元)的320%,形成了多点开花、演出火爆的态势,不但有力提振了行业信心,更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