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健康日之医院体验营·走进上海市第一
认识银发族视力的沉默杀手
许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委员、全国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专业特长: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眼病、黄斑病变。
孙晓东,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委员,擅长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和新生血管性眼病的诊治。
我们常常听到父母或身边的中老年朋友提起“老眼昏花”,其实,这可能是一种不为我们所熟知的疾病。在10月11日世界视觉日来临之际,由上海第一、搜狐健康、生命时报社主办,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支持的“媒体健康日”之“医院体验营”活动,走进了上海第一眼科,共同关注一个危害中老年人视力健康的疾病———老年黄斑变性。
病因篇:新生血管导致视力损害
谈及黄斑,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人体眼部的最重要光学中心,甚至会误以为是眼睛里出现的斑块。上海第一眼科吴星伟教授介绍说:“黄斑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位于视网膜中心,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如果黄斑的结构发生变化,会导致视神经细胞受损,视力下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老年黄斑变性(AMD),可导致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下降及丧失,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延误治疗,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致盲的主要原因。上海第一副院长、眼科主任许迅介绍说,早在2005年,该院开展的一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调查显示,中国50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黄斑变性的患病率高达15.5%,7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20.2%,即5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每7人就有1人患有该病。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基本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极易发生骨折、抑郁等疾病,由此产生的护理费用也成为个人和家庭的沉重负担。吴星伟教授还谈到,不过,该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还鲜为人知。
诊断篇:5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老年黄斑变性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为白内障。疾病早期或单眼发病时症状通常被忽视。
正是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专家特别提醒患者,首先要通过阿姆斯勒表进行快速自查,这个表由黑白方格组成,方格中间有个黑点。如果黄斑区出现问题,盯着黑点看,线条可能就弯曲了。如果看到的表格发暗、发黑、直线变曲线了,提示黄斑的功能可能受损。
AMD国际联盟建议55岁以上人群每年接受一次眼底检查,上海第一眼科副主任孙晓东提醒患者:“一旦出现黄斑变性征兆,需前往大型正规医院,咨询眼底病专家,进行眼底镜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最终才能确诊是否罹患老年黄斑变性。”
治疗篇:抗血管新生药物实现视力提高
孙晓东介绍道,盘踞在黄斑区的新生血管是导致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失明的罪魁祸首,而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中的VEGF-A更是眼底血管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直至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的临床应用,在该疾病的治疗方面才获得突破性进展。
国际临床研究证实,经过抗血管新生药物雷珠单抗每月一次坚持注射,患者可以快速提高且持久稳定视力,治疗24个月时,视力较对照组提高达21个字母(约4行)。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被多个国际临床指南推荐为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一线治疗方案,作为2006年全球十大科学创新之一的雷珠单抗,也得到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成为目前中国唯一用于眼科的抗血管新生的药物。
孙晓东教授强调,抗血管新生药物雷珠单抗是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对操作医生资格和操作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目前,上海第一已建立眼底病诊疗示范中心,不仅具备开展玻璃体腔注射手术的能力,更能够培训全国各级临床医生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及规范化玻璃体腔注射标准流程,使更多患者获益。
上海第一又名上海市第一,建于1864年,时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其眼科由闻名遐迩的“东方一只眼”,我国视网膜外科的奠基人赵东生教授创立,并在我国最早开展视网膜脱离手术。经过几代眼科人的努力,目前正在向国际先进的眼科中心发展。在继续保持视网膜脱离手术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结合眼底病诊治、白内障、青光眼、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新生血管性眼病等疾病治疗上全面开花,开展包括国际最先进的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玻璃体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光动力疗法结合治疗、多焦点可调节等新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等一系列新技术。
目前,该科是上海眼科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上海研究所、上海市科委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上海眼科研究所、卫生部华东区防盲培训中心所在地、国家临床药理试验机构。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学科骨干均从海外学成归来。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培养的许多学生已经成为国内以及上海市多所医院眼科主任、学术骨干。▲